馬鈴薯生態習性和種類
2018-06-02 16:53:48 點擊:
馬鈴薯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,但對氣候要求涼、冷、燥,在濕熱地區雖然也能生長,不過一代以后品種就會演化,需要經常從寒冷地區引進新的種。種薯在土溫5~8℃的條件下即可萌發生長,最適溫度為15~20℃。適于植株莖葉生長和開花的氣溫為16~22℃。夜間最適于塊莖形成的氣溫為10~13℃(土溫16~18℃),高于20℃時則形成緩慢。出土和幼苗期在氣溫降至-2℃即遭凍害。開花和塊莖形成期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時期。
馬鈴薯在原產地就有幾百個品種,在世界各地又不斷地培養新品種,目前全世界有幾千個品種,有含淀粉比例較高,適合作為主食的,也有適合作為蔬菜食用的。人們根據不同的用途培養出很多新品種,花色有白色、紅色、紫色等品種,地下塊莖有圓形、卵形和橢圓形,其皮色有紅色、黃色、白色和紫色的不同品種。一般用塊莖上的“芽眼”切下播種,如果用種子種植,很快就會產生變異,因此非常容易出現新品種。
- 上一篇:高原馬鈴薯的優勢 [2018/6/18]
- 下一篇:久森農業8個不同海拔品種試驗基地全部下種完成 [2018/6/2]